主頁 >  生活百科 >  匿獅Lion鼓勵港人「郁一郁」 醫生:每週應運動2.5小時

匿獅Lion鼓勵港人「郁一郁」 醫生:每週應運動2.5小時

Zoe Lai
編輯: Zoe Lai
日期: 2018-12-27

最近Facebook出現了一隻可愛的獅子──匿獅Lion,它的身型略胖有「肉地」,喜愛睡覺。跟很多香港人一樣,雖然它知道做運動有益,但因工作太忙、天氣惡劣等因素,所以常常足不出戶,少做運動及體能活動。

衛生署透過設計這個「反面教材」的吉祥物,鼓勵港人多進行體能活動。衞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的李嘉瑩醫生建議,人們可嘗試由日常生活做起,把體能活動融入生活中。



按「>」轉下頁

體能活動與運動有何分別?

衛生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小學生體能活動不足的比率為93%,即使是15歲以上的人士,當中13%亦沒有足夠的體能活動以促進健康。

體能活動即是由肌肉收縮,並需要消耗能量的身體動作。包括上課和工作期間的活動、做家務、出行或休閒活動,比運動(sport)和鍛煉(exercise)的範圍更廣。

要達到世衞建議的體能活動量,生活方式應要更活躍,例如幫忙做家務、以步行或騎單車代步、假日去遠足等。

按「>」轉下頁

成人建議每星期體能活動2.5小時

學前兒童每天應累積至少180分鐘(即3小時)的體能活動量,並以日常體能活動為主進行不同類型和強度的活動,當中包括低等、中等和劇烈強度的活動。

至於5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每天宜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成年人和健康的65歲及以上長者,則每周宜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

李醫生指,不同類型體能活動的強度宜因人而異。為了心肺健康,每次應至少持續活動10分鐘。

按「>」轉下頁

BMI超過23為肥胖



要知道自己是否屬於肥胖,可以體重指標(BMI)量度。BMI是衡量體重與身高比例的簡單指標,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 (米)的平方。隨著BMI上升,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例如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和某些癌症。

體重分類體重指標數值範圍
過輕< 18.5 kg/m2
正常≥ 18.5 及 < 23.0 kg/m2
超重≥ 23.0 及 < 25.0 kg/m2
肥胖≥ 25.0 kg/m2
一級肥胖≥ 25.0 及 < 30.0 kg/m2
二級肥胖≥ 30.0 kg/m2


按「>」轉下頁

男女腰圍分別多於90及80 cm 便是中央肥胖

除了以BMI計算外,要測量中央肥胖,則可透過腰圍及腰臀比例得知。世衞專家建議,比起BMI,此或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亞洲分類標準,男性及女性腰圍分別多於90 cm和80 cm,即為中央肥胖。



對於忙碌一族來說,體能活動看似很困難,但李醫生建議,在上班途中,大家可考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然後早一個站下車,又或工作時站起來打字,都是體能活動的一種。只要多運動,就能減低患非傳染病的風險。

Text_Zoe

301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