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創傷後遺症(PTSD) vs適應障礙症分別 | 目睹意外致「創傷後遺症」與壓力過大出現的「適應障礙症」有何不同?

創傷後遺症(PTSD) vs適應障礙症分別 | 目睹意外致「創傷後遺症」與壓力過大出現的「適應障礙症」有何不同?

沈君豪
精神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2-09-07

MIRROR演唱會事故-創傷後遺症-適應障礙症分別-精神科-沉君豪醫生

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近日再度回升,恐疫情又再爆發,疫情突然來襲可致「適應障礙症」,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而近日 MIRROR 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現場或透過影片目睹事故的大眾感不安和恐懼,或已患上「創傷後遺症」。同樣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適應障礙症」和「創傷後遺症」有何異同?

適應障礙症由壓力源引起

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是由壓力引起的情緒病。當生活中遇到某些壓力源時,例如生活上遇到重大的轉變和問題,便會產生壓力反應。當人們對壓力的反應超出可接受範圍,便有機會患上適應障礙症,出現情緒和行為上的徵狀,影響生活功能,並窒礙他們正常生活。

適應障礙症的7大徵狀:

  • 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
  • 情緒低落
  • 難以放鬆
  • 失眠
  • 食慾不振
  • 集中力下降
  • 逃避社交

雖然適應障礙症會出現焦慮症和抑鬱症徵狀,但這些徵狀則未及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程度,相比大眾一般認知的情緒病徵狀較為輕微。不過,以上的徵狀同樣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功能,包括社交和工作,更有部分人出現輕生的念頭,絕不能忽視!

為什麼疫情可致適應障礙症?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每個人對待壓力自有不同看法,疫情會否增加患上適應障礙症機率,則視乎大家如何看待疫情、疫情對事主造成什麽影響。疫情對事主最直接造成的影響便是感染新冠肺炎,影響了患者的健康並造成身體不適;而疫情引伸的問題則間接影響部分人,例如無法上班使財政出現困難,自覺產生家庭負擔而感到自責和內疚、因健康受影響而無法進行喜愛的活動、或擔心感染肺炎而提心吊膽等等。

新冠疫情-創傷後遺症-適應障礙症分別-精神科-沉君豪醫生

適應障礙症與創傷後遺症的異同

近日 MIRROR 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令大家對「創傷後遺症」一詞關注度大增,憂慮目睹事故而患上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適應障礙症與創傷後遺症的確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樣是由壓力源引發的情緒病,但兩者的壓力源、徵狀、時間性、發病率顯著不同。

MIRROR-創傷後遺症-適應障礙症分別-精神科-沉君豪醫生

1. 壓力源之不同

適應障礙症的壓力源較廣泛,即一般人也會遇到的壓力或生活上遇到轉變、問題或重大事件,舉例是工作、感情、財務困難、患病等;而創傷後遺症的壓力源則較具體和獨特,一般是比較嚴重且 L 對生命造成威脅的事故,例如親身經歷或目睹與死亡十分接近的災難、與死亡有關的事件、暴力襲擊。

 

2. 徵狀之不同

適應障礙症患者會出現情緒和行為上的困擾,出現焦慮、抑鬱情緒、無法入睡、食慾不振、難以集中等;創傷後遺症的徵狀則與壓力源和創傷相關,包括出現事件的回閃(不時回想事件)、做惡夢、出現逃避行為(例如有逃避遇到創傷的地點或環境)、處於似幻似真的狀態、浮現負面情緒、容易躁動,這些徵狀相較適應障礙症的徵狀嚴重。

 

3. 時間性之不同

當壓力源出現,適應障礙症患者會於 3 個月內出現徵狀。當壓力得以紓緩後,徵狀持續的時間一般會少於 6 個月,情緒和身體徵狀會漸漸回復正常,徵狀得以減輕;而創傷後遺症的壓力源出現後,徵狀則遲緩性地出現,甚至遲於 6 個月才出現徵狀,並持續一個月或以上。

 

4. 發病率之不同

患上適應障礙症的普遍性頗高,有研究指出,當發生一些大型社會事件或災難時,在群體中的發病率可高達 4 至 5 成;患創傷後遺症的普遍程度較低,一般而言約 7 至 8%的人士有病發機會。

 

哪類人較易患上適應障礙症?

由於適應障礙症成因眾多,除了壓力源,以下因素也會使人較易患上適應障礙症:家族成員患情緒病、童年經歷影響依附感和自信心、解難能力和抗壓力較低、身體狀態欠佳、性格易緊張或擔憂,易鑽牛角尖和想法負面從而加大問題的嚴重性,難以應付壓力。

壓力響起警號

適當求助於別人當患者出現情緒低落等徵狀,已經是壓力過大而響起的警號,應盡早求醫!精神科醫生屆時將提供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助患者渡過生活上的重大轉變。

心病還須心藥醫,當大家遇到轉變和困難時,仍須靠自己康復。大家謹記維持自身的生活節奏和規律,讓生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從而提升對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便不會被一個問題或困難自亂陣腳和打垮生活。

大家要深信自己能應付困難,試想想大家以往遇過的困難也不少,現在還不是好好的生活嗎?忌過份放大問題。同時可多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發展興趣和活動,以放鬆身心;謹記「求助並非懦弱的表現」,適當地向社會、朋輩、家人求助,分擔心中的憂慮,一同解決困難!

 

圖片來源(部分):IG@ mirror.weare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048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