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情緒管理 >  跌倒過 攀得起 葉湛溪

跌倒過 攀得起 葉湛溪

Chanel Chan
編輯: Chanel Chan
日期: 2013-11-04

聖經中有個故事,講耶穌吩咐他的門徒彼得在跌倒之後回頭「堅固弟兄」。每個人的成長路大抵也是如此,經常會有跌倒、摔跤的時候,然後經歷身邊人的扶持。到你逐漸走得穩妥,就會伸出熱誠的膀臂去攙扶他人。相比起其他人,患有小兒麻痺症的葉湛溪已跌倒過千萬次,但卻依然不屈不朽,莊敬自強。

Text/Chanel

「跌倒過幾多幾多 落淚在雨夜滂沱」

他的第一次跌倒,是在6個月大的時候,那晚天空一聲雷轟,嚇得年幼的他從床上跌了落地面;漸漸地父母察覺到他的雙腳比起同齡的孩子無力,以為是傷到了筋骨,開始了一段藥石亂投的日子。直到約10歲大時,機緣巧合下某個教會的神父轉介他接受西醫治療,才確診為受到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患上了小兒麻痺症。

「一生之中彎彎曲曲 我也要走過」

回想起年幼時求醫所受的苦楚,葉湛溪遺憾當時父母醫療知識貧乏,沒有針對疾病成因求醫,白白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他憶述當年的情況說道:「當時真的甚麼跌打、神醫都不放過,試過有次某醫生把一袋滾燙的豆敷在我的大腿上,說可以刺激我的神經;當然病情沒有任何進展。我也試過一年做幾次外科手術,及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對一個年幼小朋友來說,這樣的經歷既傷身又傷心。」

「我很想找個人 對我說別怯慌」

然而,父母對他不離不棄的愛,也是支撐他的一股龐大力量。「我當時在九龍醫院留醫了差不多一整年,我爸爸媽媽每天都走路來醫院探望我,他們的經濟條件不豐裕,又要兼顧賺錢,又要照顧我,很難得。但他們從不放棄,堅持帶我求醫,告訴我不用害怕,不論多麼辛苦,他們都會盡最大努力找醫生治好我的病。」

「在醫院進進出出,基本上我也無法好好讀書,但父母深知我的行動力比其他人稍遜,認為增進頭腦上的知識對我而言更加重要,所以加緊到處張羅學位。但當時的社會不似現在般進步,不少校舍都沒有方便殘障人士使用的設施,由於我無法走樓梯,上學不久就被校長勸退了。幸好後來那教會的神父為我轉介到特殊學習機構,才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教育。」

「沿途就算跌 要跌得好看」

「雙腳行動不便,我也立心要多學幾門手藝,試過做玉石打磨、植字、打字、電話接線生等的工作。但當時社會上的僱主都比較保守,不太接納殘障人士,所以很多工作都無法做得長。後來存到錢和一班朋友一起合夥做生意,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事業。其實殘障人士本身的能力和一般人無異,而且十分願意自食其力,和一般人的分別可能只是行動力弱一些,但其他方面的技能若能夠好好發揮,一樣可以造福社會。」

遇傷不悲,遇挫不退!

雖然在職場上屢遇挫敗,但和年幼時那段艱苦的求醫歲月去比較,葉湛溪大概覺得只是小菜一碟。「我們真的習慣了辛苦,所以不會那麼容易就放棄,多大的困難都會堅持下去。所謂遇傷不悲,遇挫不退!」於是他繼續不計較地努力工作,並在工餘時間參與義工工作。現積極參與病人組織復康力量的他,今年更成為了該會的會長。

作為復康力量的會長,他更呼籲社會各界多嘗試明白和欣賞傷健人士的能力,只要社會公共設施和交通能夠方便他們外出,他們絕對有能力勝任不同的工作。而工作為他們帶來的不只是經濟收入,還有一份肯定和自信。因為能夠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和接受別人給自己的關懷一樣,都是一份福氣。

160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