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精神健康|負面心情不止誘發情緒病 醫生:更可影響心臟健康

精神健康|負面心情不止誘發情緒病 醫生:更可影響心臟健康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4-02-13

江振昌醫生

有研究顯示,負面情緒例如抑鬱或焦慮,可增加心臟病或腦血管疾病風險。有數據顯示,抑鬱症病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兩倍。心臟科專科江振昌醫生指出,患心臟病的人士當中,約10至20%同時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反映心臟病與情緒病兩者的並存關係。

首先,部分抑鬱症患者傾向以物質來減壓,如吸煙或飲酒等,這些皆可引致三高,對心腦血管同樣有害。再者,抑鬱症患者因病情影響,多數不活躍、較少運動,容易引致肥胖,當中又有部分患者因情緒問題無力節制飲食,導致問題愈來愈嚴重,陷入惡性循環。

精神健康|負面心情不止誘發情緒病 更可影響心臟健康

抑鬱症可令心跳變異

另一方面,由於抑鬱症患者的荷爾蒙分泌不平衡,以致內分泌失調、皮質醇(壓力荷爾蒙)偏高,使得心跳長期加快、血壓上升,長遠更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江振昌醫生表示,亦有研究指出抑鬱症可影響交感神經,以致心跳出現變異,減弱心臟功能以及增加患上心衰竭風險。「香港人經常面對生活壓力,雖然情況未必構成情緒病,但經常情緒激動、高漲、憤怒或哀傷,也會心跳加快、血壓上升,隨時引致急性心臟病,使血管內斑塊撕裂而形成堵塞。」

面情緒左右患者用藥取態

同時患上抑鬱症及心臟病的患者容易對病情感到悲觀,認爲自身的健康無法好轉,從而抗拒服藥,影響病情及用藥態度。因此,要幫助患上情緒病的心臟病患者,必須把患者的情緒及態度一同考慮。江振昌醫生認為,應建議患者多做運動來改善情緒,若有需要,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參加病友會或復康班,不再封閉自己,慢慢走出情緒陰霾,從而改善治療效果。

患者只著眼於治療風險

患者只著眼於治療風險

現時與心臟病相關的手術,例如心導管檢查及通波仔手術等的技術及配套都非常先進及安全,惟負面情緒的患者只把焦點放在副作用及併發症上。這些患者跟醫生初次見面時,未必可以迅速下決定,導致延醫,加重病情。

醫生必須與病人建立互信關係,提供充足資訊,讓他們了解治療過程的細節,特別是提出各種數據,以免患者胡思亂想。江振昌醫生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是,循序漸進地處方藥物,而並非一次過讓他們服用所有藥物,讓患者慢慢習慣藥物的效用及影響,藉此增加依從性。

提升健康有更大動力鍛鍊身體

提升健康有更大動力鍛鍊身體

「身為心臟科醫生,大前提是治療患者的心臟及心血管問題,減少症狀,但若能同時使患者的情緒轉佳,令他們有更大動力改善生活習慣,對情緒病和心臟病也相得益彰。」江振昌醫生以心衰竭為例,患者使用藥物後情況好轉,亦會增加活動能力,社交、運動方面當然受益,心情亦自然更好。當然情緒病屬精神科醫生的專業範圍,故心臟科醫生有需要時亦要與患者的精神科醫生討論各種治療的方向及細節。

Text: Suki

9116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