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港大研究|疫下中小學生「晚睡晚起」 影響睡眠質素 日花在電子產品時間急增

港大研究|疫下中小學生「晚睡晚起」 影響睡眠質素 日花在電子產品時間急增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2-09-26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聯同團體進行的研究顯示,中小學生在疫情影響下運動量減少,睡眠質素亦下降;若學生能夠每天增加15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有機會改善睡眠質素。

是次研究在2019年至2022年進行,共調查了759名小學生和1140名中學生在疫情期間的運動和生活習慣,結果發現學生們在疫情中的整體活動水平下降。是次研究透過讓參與學生連續配戴運動手帶7天,記錄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步行數字和靜態活動時間,以及各項體能活動數據和運動量。

研究發現,整體中小學生平均每天累積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時間,分別為15分鐘和30分鐘,遠低於世衛建議的每天60分鐘。整體而言,只有5%學生達世衛建議的標準。相對地,同學於周末運動參與時數較多,有20%能達到平均60分鐘,男生則比女生較多做運動。

研究亦發現,中小學生在學校停課期間較晚入睡和平均多睡一個小時,致睡眠質素下降。而當部分面授課堂重啟時,學生的活動量仍較疫情前低,而使用屏幕時間更顯著增加,小學生從疫情前每天2小時增加至7小時,而中學生則從疫情前每天8小時增加至9小時。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在暫停面授課堂期間,若學生能夠每天增加15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即例如競走或跑步、球類活動、跳繩等來替代靜態活動,其睡眠質素將可得到改善。

家長Angus媽媽(上圖左)在發布會上分享,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兒子疫情期間因未能外出而家中空間有限,運動機會大大減少。未能「放電」的兒子不但破壞家俬,而且於晚上遲遲不能入睡。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表示:「這項研究發現,同學們的睡眠模式、使用屏幕時間和體能活動在學校停課期間都出現負面轉變。即使重啟部分面授課堂,亦未能完全恢復至疫前的水平。由於香港仍處於疫情當中,我們建議同學應多做帶氧體能活動,並可每天增加15分鐘運動時間以改善睡眠質量。」

1684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