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科百貨 >  把握4個重點 讓糖尿病人甜得有道理

把握4個重點 讓糖尿病人甜得有道理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2-11-14

一般人都以為,患上糖尿病就等於要跟「甜蜜蜜」說再見。而他們不知道,許多糖尿病身上都懷有至少一粒糖,以備不時之需。究竟糖尿病人可否進食含糖份的食物?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糖尿病有基本認識。

撰文: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彩頤康健坊綜合醫療護理中心

糖尿病是屬於一種內分泌失調的疾病,是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或兩種現象同時出現而導致血糖過高、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部份患者病情控制欠佳時,過多的糖經尿液排出,出現糖尿現象,所以稱之為「糖尿病」。

從前,人們對糖尿病雖未十分了解,可是發現病人一般較胖(大多數成人發病的糖尿病人均為二型糖尿,而肥胖是二型糖尿的常見病徵),因而建議病人吃得越少越好(現在我們知道,整體熱量攝取減少時,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亦會相應減少,且減少熱量攝取有助肥胖糖尿病人減重,兩者均有助控制血糖)。因此在糖尿藥還未發明前,醫生對糖尿病人的處方是:饑饉、吃得越少越好。這對病人的生命是一大考驗,更遑論生活質素。

不過,自從注射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相繼面世後,絕大多數糖尿病人均可因應病情,適量進食碳水化合物。雖然未至於可以暴飲暴食,但在專業人士如營養師指導下,很多患者均可進食合理份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含砂糖的甜品。雖然,病人在家煮食或出外進食均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可是較以往的饑腸轆轆,生活質素卻大有進步。所以經營養師評估及指導後,糖尿病患者是可如正常人一般適量進食飯粉麵生果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進食甜品須知

1. 食得其「法」

只要善用「碳水化合物交換法」,令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變,患者一樣可以進食甜品。即是說在進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時,要將該餐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起計算,把甜點中的糖份(碳水化合物的一種)與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西米、番薯、生果)作交換。不過,由於大部份含高糖份的甜品的熱量較高且營養素低,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皆不宜進食太多。

解構「碳水化合物(或稱醣質)交換法」
「碳水化合物交換法」的原理是把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整理為一固定單位,例如10克碳水化合物為一個單位,再以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分量(如一湯匙或一碗)表達出來。在評估個別糖尿病患的病情後,營養師會計算出他們每餐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分量。由於每位病人的病情、用藥不同,因此餐單亦有所不同。

2. 自製甜品較健康
由於難以估計食肆所供應的甜品之含糖量,因此病人不宜經常外出進食甜品。不過患者可於家中用代糖來自製甜點,以減少糖份的攝取量。但需注意,部份代糖如阿斯巴甜並不耐熱,在加熱的過程中會有少許苦味,所以應於熄火後才加入會較佳。

即使已使用代糖來減少糖份的攝取量,仍要注意甜品中可能含有碳水化合物材料,例如番薯、糯米、水果、湯圓、乾豆類。應計算該餐碳水化合物的總份量,並運用「碳水化合物交換法」,以免影響血糖控制。

例如,一碗使用「代糖」來烹調的番薯雪耳糖水,由於含有一塊番薯(碳含量等於兩塊梳打餅乾或一湯匙的飯),所以便要與該餐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作換算(如少吃一湯匙飯)。如對食物的醣質含量或「碳水化合物交換法」有疑問,應諮詢營養師。

3. 以鮮果作甜點
水果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甜品小食,因為他們含有大量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及抗氧化物,有助維持身體健康,但進食時亦要留意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並運用「碳水化合物交換法」來計算出可進食的份量: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選吃兩份水果。而一份水果就約等於一個小型水果,如一個細橙、一個奇異果或一隻皇帝蕉等。

4. 留意產品成份
市面上不少聲稱「低糖」產品,往往只是比同類型產品含較少糖分,並非真正只含少量糖份,個別所謂「低糖」飲料甚至含多達5茶匙的蔗糖。此外,即使飲品或食物完全不加入糖份,當中亦可能含有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紅豆、黑糯米等。因此,購買預先包裝的食物或飲品時,必須先閱讀其營養標籤以得知產品的糖份和總碳水化合物含量,進食時再與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交換。

亦可考慮選擇標籤上說只含「代糖」或完全不含糖的飲料,如代糖汽水和無糖綠茶。另一方面,一些標榜「低脂」的產品亦可能加入了不少糖份,購買時亦宜留意其營養標籤上所列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最後請謹記,由於每位糖尿病友的體質、用藥也不盡相同,服用同等份量的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後,血糖上升速度亦可能不同。即使在計算清楚後才吃甜點,仍建議事後監測血糖以確保穩定。如果未見過營養師或對「碳水化合物交換法」不大清楚的朋友,不要再猶疑了,向註冊營養師請教一下吧!

1390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