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醫學新知 >  【世界糖尿病日】中大研究揭DNA端粒長度 可識別糖尿病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世界糖尿病日】中大研究揭DNA端粒長度 可識別糖尿病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0-11-02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原來與一般人相比,糖尿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2至4倍。中大醫學院聯同澳洲悉尼大學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DNA端粒長度縮短」(shortened DNA Telomere Length)是有效的生物標記,能找出有較高風險罹患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病人。

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分析了逾5,300名2型糖尿病病人過去13年的數據,從病人白血球提取的DNA中,量度「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relative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並分析病人的基線臨床數據。當中808名病人在確診時已知患有心血管疾病。另外有1,140名病人在13年跟進期內患上心血管疾病;儘管他們在跟進期開始前的風險因素,與沒有心血管問題的病人相若,但他們基線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已較短。每當「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縮短一個單位,病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便會上升25%。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馬青雲教授表示:「研究顯示,『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縮短不僅與過往的心血管疾病有關,還預測了病人未來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映『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在識別高危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上,能夠作為有效的生物標記,亦凸顯了替這些病人控制其他可改變風險因素的重要性。」 相關研究結果已於糖尿病科著名醫學期刊《Diabetes Care》發表。

Text:Fion

延伸閱讀:
【癌症飲食指南】都市人不可不知的5種防癌健康食物

312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